香港的教育事實是存在不少問題, 如師資相差懸殊(特別是英文科), 學生基本上不用留班, 成績很差, 基礎沒打好亦一樣年年升班, 根本不知道在讀甚麽, 到中五會考就產生一大批的0分生 (大約每年2萬人, 不是這幾年的事, 幾十年來如是), 情況十分嚇人.
但有一些問題, 我覺得並不是香港教育制度的問題, 如:
現在中小型商場里,有多少個補習社,我住那區,補習社就多過商鋪
–這不單單是香港的現象, 日本, 臺灣, 中國大陸, 星加坡都是一樣, 無他, 人多, 天然資源少, 競爭大, 再加上中國人, 日本人的文化, 看功名都比較重.
問心有多少高官子女在香港升學,個個去曬外國
_ 留學已是世界的潮流, 一樣有很多外國的學生到香港來讀書, 香港不是一個以英語為母語的地方, 想孩子英文學得好, 去留學是學好語言最快的途徑, 就好像西方人想學普通話, 最好是到北京去學, 這總不能說是因為本地的教育制度出問題, 所以要道北京去留學.
唔好靜係識殺校殺班
-學校無家長送孩子來讀書, 沒學生給你教, 老師就自然無用武之地, 這和香港教育制度何干? 開辦一所學校的經費不非, 都是納稅人的錢, 總不能校長,教職員的人數仲多過學生吧, 香港的納稅人還沒有肥到漏油吧.
先後已經有兩位老師因為接受唔到太多改革而自殺
-在沒有任何證據的情況下, 就推測他人的死因, 不太好吧.
母語教學, 令到香港學生嘅英文水準愈黎愈低
-香港的英文水準一向不高, 何來愈黎愈低? 大家可以在街上用英文問一問我們的長輩(30歲以上), 看看有幾個可以用流利英文回答你?
反而經過金融風暴後, 香港的下一代踏實了, 這兩年大學生的英文比以前進步不少(有國際公開試數據支持, 經過調查, 商界對這兩年大學生的滿意程度亦提高不少)
又將英中學生同中中學生嘅距離拉遠
- 少數超級名校的英文水準一向都很好, 但根據調查, 地區的英中和優質中中的距離正逐漸拉近, 而英中有收生優勢, BAND1的學生大多數選英中, 學生的質素不一樣, 在這種情況下, 中中要突圍而出, 實不容易.
『唔好靜係識殺校殺班
-學校無家長送孩子來讀書, 沒學生給你教, 老師就自然無用武之地, 這和香港教育制度何干? 開辦一所學校的經費不非, 都是納稅人的錢, 總不能校長,教職員的人數仲多過學生吧, 香港的納稅人還沒有肥到漏油吧. 』
香港教育制度改革主要是指香港主權移交之後,就教育政策及制度上之改革。 近年以來,香港教育改革的討論重點,主要集中在香港中學的教學語言政策、中小學結龍計劃、殺校政策、大學學士課程由三年制改為四年制、中學改為六年制,以及將香港中學會考與香港高級程度會考合併成香港中學文憑等等。這些改革由於操之過急、朝令夕改、未得到廣泛民意支持等因素,因此遭受到很多障礙,亦惹來很多爭議。此外,這亦導致有更多香港學生選擇出國留學。有教師甚至因為未能應付教育改革的龐大壓力而選擇自殺。 目錄 [隱藏] 1 教學改革 1.1 1990年 1.2 TOC 1.3 2004年課程指引 2 教育政策改革 3 相關條目 3.1 相關改革 3.2 相關人物 3.3 相關媒體 4 外部連結 [編輯] 教學改革 [編輯] 1990年五大範疇 [編輯] TOC 情境學習 [編輯] 2004年課程指引四大範疇 [編輯] 教育政策改革 [編輯] 相關條目 [編輯] 相關改革優質教育基金:為鼓勵學校進行教育改革,政府特別撥款50億港元成立優質教育基金,使學校能夠透過基金的撥款而改善學校的基礎建設,從而使改革順利推行。 學校創造空間: 母語教學:結果失敗,變成有114家學得到英文中學的標籤。後來改為推行校本語文政策,容許學校因應本身學生的特質而選擇合適的語文教學環境及措施。 一條龍學校:讓相關的小學及中學「結龍」,一方面為學生的收生作出保證,二來透過結龍學校之間的協作,從而使所收學生的質素得到保證。 三三四高中教育改革:把原有的兩年高中、兩年預科及三年制大學改成三年高中連預科及四年制的大學課程,以便與國際教育接軌。 法團校董會:透過強制學校成立法團校董會,使學校校董會變成學校的不同持分者所掌管。一方面避免學校行政被少數人士操控,減少利益輸送的機會;另外亦有助提高學校行政的透明度。不過,教會學校普遍擔心容許教會以外人士參與校政,會使學校的教會背景聊備一格,失去與其他非教會學校的優勢。 電子學習金: [編輯] 相關人物董建華 梁錦松 羅范椒芬 李國章 [編輯] 相關媒體香港一套由好戲量製作的舞臺劇《陰質教育》透過嬉笑怒罵的方式,以一宗在虛構的優質教育學院(HiEd)發生的校園謀殺案,揭露政府大力推行教育改革所衍生的種種問題。